October 29th, 2008
今天的 keynote 主角是 Microsoft Research,一開始有一段影片介紹微軟研究院。主講者是非常有名的大師 Rick Rashid,啥? 沒聽過? 那 mach kernel 聽過吧? NeXT 和 OS X 聽過吧? 他老兄就是 mach kernel 的發明人,至今仍有部份的 source code 仍用於 OS X kernel。 Keynote 主要在介紹微軟研究院以及他們在做些什麼,對於大部份參加 PDC 的師程工來講,算是很少接觸的,因為大部份的參加者都是黑手黨 … 呃 … 是專心做系統很少做研究的阿宅,所以這些東西實際上和 PDC 的聽眾是有點距離的。Keynote 大致介紹了微軟研究院的規模和現況,然後是他們的 sensor network 的展示,presentation 並沒有很好,感覺口味不夠重氣氛沒有 high,場子的冷氣好像太強以至於阿宅們想要閃人去吃早點了,幸好後面的 world telescope、boku 和 surface 的展示夠炫,大部份的阿宅有醒來好好看一下。 我個人對天文學是沒什麼興趣,不過那個 world telescope 實在有夠炫,迷天文的朋友一定要裝一套來玩,非常神奇! Boku 是一套 XBox […]
[閱讀全文]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
October 29th, 2008
這幾天真是累的夠嗆,據醫師同學的說法,人累的時候記憶力會減退,所以有些碎碎念的東西還是先寫一寫免的忘記好了。會場最有趣的現象是一堆 MacBook,對,你沒看錯,MacBook,連微軟的員工自己帶的 notebook 也有 MacBook。我覺得很有趣,去搭訕之後才知道,大家對 PC notebook 的製作工藝已經不爽很久了。所以呢,雖來來參加 PDC 的大部份是靠寫 Windows 程式維生,為了美觀和爽度還是很多人買 MacBook 來 boot camp。我稍微做了一個不太正式的統計,會場大約有 5% 的 MacBook。另外還有看到有牛人在 MacBook 上灌 Windows Vista,只可惜他老兄沒空被搭訕,不然應該好好討教一下。 至於手機嘛,那就不用提了,三分之一以上是 iPhone。我漸漸有點理解為什麼 Windows Mobile 不在 PDC 中出現了哇哈哈 … 今天下午 Windows Mobile 的攤子終於擺出來了,我去試玩了一些手機,果然 iPhone 紅是有道理的,攤位上的手機幾乎每一隻都比 iPhone 遜! 不過呢,HTC 鑽石機太多人排隊玩沒玩到,暫時不列入評論 :p 其他像三爽和裸雞的觸控手機,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鳥 ~~~ 更新: 抽空去玩了一下各種 Windows Mobile 手機,果然賣輸 iPhone 是有原因滴。索愛的 x1 真是慢的誇張到一整個不行,相較之下三爽的就快多了 (雖然三爽的感覺起來只有 iPhone […]
[閱讀全文]
隨筆雜文 |
October 29th, 2008
今天聽了三個 session,這個算是比較好的,其他兩個等一下再來聊。Windows 7 的 instrumentation 和 Vista 其實是差不多的,可用的工具有 WPP、ETW 和 Event Log 三個,這個 session 主要是討論 ETW 和 Event Log 的改進 (WPP 多半是 kernel developer 在用,應該是 WinHEC 的參與者較感興趣)。Windows 7 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改進 instrumentation 的效能,簡單的說,更快,更小,可以觀察的東西更多。另外,Windows 7 內建 PowerShell 2,可以直接用 PowerShell script 來進行效能的監控,印象中好像看過類似的東西,但 Windows 7 的 PowerShell 內建的功能更完整好用些。 Troubleshooting 則是 Windows 7 想要改進 user experience 的一大步,這東西大家應該不陌生,XP 和 Vista 中的無線網路自動修復的功能就是 troubleshooting […]
[閱讀全文]
Windows,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
October 29th, 2008
今天是著名的 PDC keynote marathon,整個早上都是 keynote! 第一段 key note 基本上是 windows 7 的發表會,微軟在會中宣示他們的目標是將 PC、web 以及手機互相整合以構成完整的使用經驗。會場上微軟花了很多時間展示 Windows 7 的功能,基本上新加的功能不多 (事實上有些東西在 Vista SP1 中已經有了),微軟也公開宣布 Windows 7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與 Vista SP1 的 kernel 是相同的,主要的改進是讓 Windows 跑的更快,消耗的資源更少,看來微軟也深切認識到 Vista 的主要問題在哪裡 🙂 比較有意思的展示亮點是 multi-touch 以及家庭網路的部份,某些程式用 multi-touch 來做的確有趣很多,我在聽 key note 時並不覺得 multi-touch 有什麼神奇的,但後來到外面的展示區玩 surface 的時候,發現俄羅斯方塊用手玩的話,真的好玩耶 … 對了,Windows 7 有一個非常酷的功能,它可以直接掛載 VHD,也可以直接開機進 […]
[閱讀全文]
Windows,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無責任評論 |
October 28th, 2008
現今的主流市場裡,CPU 單一核心的處理速度增加有限,而硬體大廠則致力於多核處理器的開發。多核處理器的強項在於平行處理,但它必須靠軟體的配合才能有效發揮效能。微軟在 Visual Studio 2010 中推出了不少東西來協助師程工們寫作多緒的程式,在 PDC 中自然要拿出來秀一下啦。 微軟建議的 best practice 非常值得借鏡。若要改進程式的執行效率,應該依循以下的步驟: 建立效能調校的目標,找出量測的方法。儘量使用真實的資料和直實的環境,平行處理並不是萬靈丹,真實世界中許多其他的因素才是效能的殺手 (如 I/O、memory latency) 量測現有的效能,找出執行熱點 想辦法調校現有的程式 若調校無效,找看看是否有平行處理的機會: CPU intensive,或是可以讓 UI 反應變快增加 perceptual performance 若可平行處理,則利用程式技巧去最佳化熱點 Visual Studio 的目標是想辦法讓寫作平行處理的程式變得容易一些,它提供許多基礎設施和函式庫 (如 Concurrent runtime, Parallel Pattern Library, PLINQ 等等),也提供許多 profiling 和 debugging 的工具 (我個人的偏見是這些工具和 VTune 好像!)。因此,師程工就可以集中精力在設計 synchronization 上,而不必到處尋尋覓覓好用的程式庫,或是花許多資源開發自己的程式庫。 微軟的 concurrent runtime 和 PPL 在某種程度上和 OpenMP 有重疊性,不過微軟上從 VP […]
[閱讀全文]
C++/C#,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
October 28th, 2008
微軟打算在 .Net CLR 4.0 中改進它的型別系統 (type system)。這個改進的主要動機有兩個,一是現行的 .Net 程式若是用到了 interop assembly,在安裝的時候,這些 interop assembly 的體積通常要比你寫的程式大很多。比方說,在程式中用到了 Excel 2007 interop 的話,就必須加裝 6.7MB 的 Office 2007 PIA redist,除了安裝用的 package 變大之外,程式執行時浪費的 working set 也變多 (你總不會用到 interop assembly 中的每一樣功能吧?)。此外,對於 managed to managed assembly,目前的做法是進行非常嚴格的版本檢查,若版本不合就直接踢掉。這雖然解決了 DLL hell 的問題,但卻造成更多問題: multi-target complexity 以及 deployment complexity。 multi-target 這個問題被唾棄很久,連微軟自己的師程工也很不爽,因此 CLR 4.0 就推出兩個重大的改進: type embedding 與 type equivalance。Type […]
[閱讀全文]
C++/C#,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
October 27th, 2008
今天是 PDC 第一天,洛杉磯風和日麗交通混亂一如往常。早上第一場就是 key note 重頭戲,Ray Ozzie 發表了微軟的雲端運算平台 Windows Azure。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微軟不是已經有 Windows Live 之類的東西了嗎? 看了 Windows Azure 之後就不覺得奇怪了,這東西才是微軟進軍雲端運算市場的主打,它的 business model 是這樣的:微軟提供一個雲端平台,賣你 subscription,而你則可以將你的 service (當然是在這平台上開發的) 透過微軟的 Azure cloud 發布到網路上運作,service 賺到的錢則是歸你。換句話說,資料中心和基礎建設由微軟包辦,但程式的部份則由你自己處理。這有點像百貨公司的模式,它賣你攤位和基礎設施,而你則可利用它來開自己的店面賺錢。這種營運模式是最近軟體業界最夯的,基本上就是綑綁策略 (stickiness),把客人綁在自家的服務上,有錢客人賺,我分一杯羹是也 … 當然照慣例,微軟的東西必然有的幾個特色,一是和它自己目前的程式或架構 (如 Active Directory) 可以相通,另一個則是可以和它現有的開發系統 (Visual Studio) 相整合。Azure 目前提供的基礎服務包括了.Net、 identity (與 AD 的整合)、CRM、SQL 以及 SharePoint,很明顯地它的目標是替代目前在各企業服役中的商用系統,把這些企業自行建置的系統移植到微軟的雲端運算平台。Key note 中也提供了幾個系統的 demo,不過根據我以前學到的教訓來看,現在來評論這些東西何時會 take off 還言之過早 🙂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東西並不是很簡單地把 word excel […]
[閱讀全文]
Windows,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無責任評論 |
October 27th, 2008
今天是 preconference,早上一來當然是先報到啦,但是讓我非常驚訝的是,連微軟都開始度小月了。我參加這麼多年的 conference,第一次看到用購物袋當 conference bag 的 precon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先拿到 badge,這樣明天早上就不需要去經驗一次恐怖的 registration 長龍。今天主要是參加 advanced windows debugging 的 session,早上講基礎的部份比較無聊,但下午講 security debugging 和 heap corruption 的部份就很清楚易懂。現場是有攝影機,但沒看到 staff 在操作,據說 PDC 會將所有 session 的錄影內容放在網上供人下載,就不知道 precon 有沒有包含在內了。
[閱讀全文]
Windows,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
October 21st, 2008
今年終於有大拜拜可以去逛了,10/26 起一共五天,地點照舊是在洛杉磯國際會議中心。 是的沒錯就是 PDC 啦 … 目前看起來好玩的 session 沒有很多,不過照慣例有意思的 session 都是前幾天才會公布的,如果 session 後還有力氣的話,盡量早點把老人碎碎念 po 上來好了 🙂 PS. 蛤? 10/26? 是的你沒看錯,今年有拗到經費去好野人專屬的 pre-conference … 有報 Windows Advanced Debugging 的朋友可以來交換一下名片哇哈哈 …
[閱讀全文]
會議相關, 隨筆雜文 |
September 4th, 2008
第一次瀏覽器戰爭是以 IE 完勝 Netscape 告終,不過呢,大家看 IE 賺的也夠久了,沒人出來分一杯羹也是很奇怪的事。第二次瀏覽器戰爭,終於在 Google Chrome 面世之後正式打響! 現在牌桌上的玩家還不少,IE, Firefox, Safari, Opera 和 Chrome (是的我直接無視其他廠商,市佔不到 1% 的基本上不用考慮)。我個人不看好 Firefox,畢竟 Firefox 是靠 Google 的錢在燒,等 Chrome 長大翅膀硬了之後,那就要看看有沒有其他金主願意來燒錢,這似乎不太樂觀 (Yahoo 和 AOL 自己都朝不保夕了,想不太出來有什麼有動力的金主)。Opera 那就更不用說了,能活下去就很了不起了,這裡比的是誰家的富爸爸比較猛 … IE 和 Chrome 有許多驚人的相似處 (如 per process tab),可見聰明人的想法都不會差太多。IE 的問題在於它有許多歷史的包袱,有太多既有的客戶是不能得罪的,所以它在改革上也會比較綁手綁腳。Chrome 目前看起來很不錯,不過呢,Chrome 如果不能在六個月內推出正式版本的話,它要幹掉 IE 就得花很大力氣了。以微軟的能力,一年以內專心修好 IE 出來和 Chrome 對打不是問題,這表示就算 Chrome 功能上有任何的領先,這些領先部份獨跑的時間不會太長,它侵蝕的反而會是 Firefox 的市佔。另外,目前許多廠家都在出貨的機器上裝了 Google Desktop/Toolbar,但他們不願裝 […]
[閱讀全文]
無責任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