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米國購屋記 (2)

April 27th, 2009

洛杉磯是很大的城市,大城市的好處是只要你不怕開車通勤的話,房子的選擇很多,相對來講找到合理價格的房子也容易些。像小弟以前住的 Santa Barbara 那種小地方的話,選擇很少價錢就很難下來了。不過大城市的缺點是選擇太多,這樣找起來也很累。網路上有許多網站可以幫助你搜尋想要的房子,例如 ziprealty.com, zillow.com, trulia.com,其實他們都是從 MLS (mls.com) 去撈資料,但他們整理的比較好些。 市面上的房子依照賣法又有五種: pre-sale (新屋預售), regular sale (屋主自售/建商新建), short sale (短賣屋), REO (銀行屋), 以及最好玩的 auction (法拍屋)。時機好的時候,大概都只有 pre-sale 和 regular sale 的可以買,這兩種和台灣的房子玩法差不多,有趣的是後三種。短賣屋是指屋主自己知道繳不出貸款了,所以要趕快把房子賣掉,因此一般來說會先開一個很殺的價錢出來,吸引買主上門出價,再用買主的出價去和債權銀行協商是否能以此價錢賣房,如此一來原屋主便可安然抽身。銀行屋是原屋主繳不出房貸,因此房屋被查封後由銀行收回自售,一般來講都是屋況較佳銀行認為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屋子。法拍屋則是銀行不願或無力收回,由法院去拍賣,由於最近美國的銀行現金缺的兇,所以某些好屋子也跑到法拍去了。 在網站上可以查到的,只有前四種屋子,第五種法拍屋要透過仲介或公告資訊去找。法拍很歡樂是因為通常你是沒有機會去看房子的,就算有,也只有短短的一小時或更少的時間,所以有很大的機會是賭運氣,或是你一開始就打算把它砍掉重練,這樣法拍是很好的 (比佛利山的法拍從不落空便是這個道理,建商直接拍來蓋新的豪宅)。 在圖書館或超市多半可以拿到免費的地產廣告,報紙上也很多,這些廣告上的房子網站上未必有 🙂 美國還是很多人緬懷舊日的美好時光,網路這玩意並不是萬能的。另外,找仲介最好的方式也是口耳相傳,或是看報紙約仲介出來談談,好的仲介可以省下你未來無數的麻煩。 (To be continued …)

[閱讀全文]

美國生活 | Comments Off on 米國購屋記 (2)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米國購屋記 (1)

April 27th, 2009

話說小師程工在米國也混了很多年了,太座大人整天唸著要買個房子,畢竟每個月交一千多米金給房東實在不是什麼高明的主意。可是不太湊巧的是,小弟住在洛杉磯西邊,洛杉磯西邊好學區的獨立屋,沒有個五十萬那是老貓嗅鹹魚–休想!所以想歸想,要買下手的話,還是得存錢和做好功課先。 米國的房子可以分成幾種:獨立屋 (house),康斗 (condo, 共用住宅),或是公寓 (apartment)。康斗和公寓主要的區分是,公寓一般是由建設公司來管理,而康斗則是由住戶自己組成的管委會 (簡稱 HOA) 來管理。所以康斗也有可能是公寓式的,和建築的格局沒啥太大的關係,這點我也是弄了很久才搞懂。一般而言獨立屋比較保值,也不用擔心什麼公設的問題,要加建改建修東西的話相對來說也容易些,但在洛杉磯,獨立屋的平均屋齡很高,畢竟洛杉磯也是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大城市。康斗在洛杉磯這一帶大多是雙併或連棟,很少有上下層 (因為不好賣),康斗社區多半比較新 (大多是 80 年代後都市重劃的結果),會有很好的公設,如游泳池、網球場等等的東西,缺點是要加改修都非常麻煩,每個月還得交管理費 (50 – 700,看你住哪裡)。公寓大部份是投資客整棟買來租人的,想買單間的可能要去 downtown 或比佛利山那一帶才有,這就不在小弟的研究範圍之內了。 在美國大部份的地方,小朋友上學是按照學區制的,也就是你住哪兒的話就只能去某一間公立學校上學,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如此。因此,房子所在的地方幾乎就決定了以後上學的地方。所幸現在網路發達,你可以到像 greatschools.net 這一類網站上先去查查附近學校的評價。一般來說,學區好的地方,治安好房價高,學區不好的地方,特別是高中很差的地方,街上的混混和毒販是一定少不了的。(根據 FBI 公布的資料,美國的毒品銷售以青少年為大宗,會吸毒的青少年白天得去哪兒呢?這道理就清楚的很了。) 一個題外話,大學附近的房子通常學區很好又很貴,但未必適合居住,要打聽清楚。學區很好是因為大部份的學校的教職員會集中在學校附近的某個社區裡,這些人的小孩表現一般都很優,所以學區很好。未必適合居住是因為其他大部份的房子都是投資客買來租大學生的,美國的大學生必修的 party and sex 那是少不了而且會吵死人的,至於毒品嘛,大學生也算青少年,您說是唄? (To be continued …)

[閱讀全文]

美國生活 | Comments Off on 米國購屋記 (1)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搬家了

April 27th, 2009

最近買了間房子,所以搬離原來的小公寓了。小弟的手機沒換,有來洛杉磯觀光旅遊的朋友可以直接打電話。小弟的新家和辦公室離洛杉磯國際機場大約都是十五分鐘左右的車程,若需要接機的話也可以事先聯絡 😀 在美國買房子是很累人的事 (呃,對我們這種窮人而言),下一篇再來貼心得好了。

[閱讀全文]

美國生活 | Comments Off on 搬家了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Protected: 小師程工的綠卡申請經歷

February 6th, 2009

There is no excerpt because this is a protected post.

[閱讀全文]

美國生活 | Comments Off on Protected: 小師程工的綠卡申請經歷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虎瀾集: 打倒帝國

January 17th, 2009

最近又看到不少看衰 Windows 7 的文章,這個我是沒什麼意見啦,不過文章最後硬是要掰一個立拉屎虎視耽耽什麼東西的,那就實在很好笑了。打倒帝國是有可能的,不過想靠 Ubuntu、SUSE 或是什麼虛擬桌面加 IBM 的 Lotus 軟體來打倒帝國,這個可能性大概和中大樂透頭彩差不多。 就我個人的觀點,想要打倒帝國,必須要搞定以下這些項目,才有資格和帝國叫板: 無痛安裝: 我不需要學這個那個,光碟或隨身碟插進去,名字密碼設一設,90% 以上的系統自己要能裝好。硬體太新的話,驅動程式要能自己找。 自動更新: 自動更新大家都有,但是不要告訴我更新完之後原本會動的東西因為 glibc 之類路人看不懂的理由就不能動了。 快速開機: 喔,Windows 開機慢? 也許和 Mac 比起來很慢,不過和 SUSE 比起來,那就像飛機比汽車了 … 環境相容: 寫 Windows 或 Mac 程式,基本上你不太需要擔心安裝或執行的問題。寫立拉屎程式的話,喔耶,安裝和執行完全就是一個運氣的問題了。自由軟體的爽度就在於,不是每個寫自由軟體的人都 care backward compatibility,所以呢,萬一很不幸您剛好用到這種東西的話,那爽度就滿點了。據說 glibc 就是爽度滿點的開山鼻祖,雖然它現在改正歸邪,不過這種正義的精神依然在其他無數的程式庫中不停地流傳 … 滿足素人: 軟體不應該是為電腦專家服務的,軟體是要為大眾服務的。系統和應用程式的每個環節都應該顧及到「電腦白痴」的需求。帝國和蘋果最可取的地方,是他們的軟體經過無數「白痴」的測試,商業利益完勝專家的驕傲,師程工必須多做很多事情去滿足「白痴」的需求。對自由的天才們來講,放下身段似乎並不是個常見的人格特質。目前的業界生態來看,自由陣營似乎也沒有什麼以人機介面見長的公司,或者應該說,他們著重的重點是在提供環境相容性上頭。 全面調試: 要打倒帝國,請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品質。投入多少資源去測試,投入多少資源去做效能調校,就會得到多少的回報。Apache 幹掉 IIS 的理由很簡單,它的蟲少跑的快。OpenOffice 一直幹不掉 Office 的理由也很簡單,蟲多跑的慢又缺功能。Lotus 軟體幹掉 Office 是個笑話,用看看就知道笑點在哪裡了。 正向循環: 平台要成功,重點是要能建立正向的循環,用戶有好東西用,軟體公司要有錢賺,願意投更多的錢去開發更多好用的東西。自由軟體反商的色彩就像帝國邪惡的傳說一樣,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消除。 語言支援: […]

[閱讀全文]

Windows, 技術文章, 無責任評論 | Comments Off on 虎瀾集: 打倒帝國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虎瀾集: 雲端運算的考量點

November 27th, 2008

前一篇虎瀾文章中提到了為什麼要用 ESB 和雲端運算的根本原因 (對啦就是萬惡 cost down),不過呢,Tony 大神很久以前就開示過:「理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想當年 CORBA 也是吹得天花亂墜,結果一樣成了歷史的塵埃,這不過是眾多失敗技術中的一個小小例子而已。現在讓我們來想一想,新的雲端運算技術到底有什麼風險。 最基本的風險在於基礎假設,每台終端都可以連上雲端。這表示企業仍須布建基礎網路架構、防火牆、multi-homing 等等今日 IT 所做的網路基礎設施。一般來講,我們很難精算出 IT 的成本結構有多少趴數是由網路基礎設備所貢獻的。另外,只要電腦連上網路,就一定會有資安的問題,目前企業用資安軟體仍是基於傳統的 Windows AD 架構為多,這表示企業仍然必須養護或外包相關的配套措施,基於以上兩點,用雲端運算所能節省的長期成本必須打個折扣,因為企業只是少裝幾個機架而已,基本的設施依然無法擺脫。真正可以節省又有實惠的部份反而是對外的網站,因為雲端資料中心的水管比較大隻 😀 第二個風險是開發的風險,雲端運算太新了,開發模式以及配套的 tool chain 其實都處於摸索的階段,以風險管控的角度來看,開雲端運算的專案風險要比已經成熟的 multi-tier 或 client-server 類專案要高的多,它的成本預算勢必也會比較高。如果這個成本高到可以抵銷軟體 life cycle 內的維護成本時,除了讓開發的人練功學經驗之外,對企業本身並沒有顯著的益處。 其他還有一些小型的技術上的風險,例如大樹招大風,敢招惹大型資料中心的黑客不是超級菜鳥就是超級高手 🙂 資料安控 (開玩笑,連歐巴馬的通聯紀錄都有人敢看了,你覺得你家的財報不會有人想看嗎?) 還有些在分析階段就可以大致找出來的東西。但這些小風險和前面兩者比起來,算是在初期就可以規劃或掌控的事情 (SLA 總不是寫好看的唄?) 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降低基礎設施的成本,不然仍然無法提供足夠的動力吸引企業轉移現有的系統。若由 SI 業者或 IT 外包公司和雲端業者及電信業者整合,一條鞭搞定所有問題,那這個商業模式的問題就轉化成如何在 SI 業者或 IT 外包公司這一塊來控制成本,或許有成功的機會。

[閱讀全文]

技術文章, 無責任評論 | Comments Off on 虎瀾集: 雲端運算的考量點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我家的美女群

November 17th, 2008

太座大人說有空沒事要 show off 一下小孩的照片,既然 flickr plugin 弄好了不來秀一下還真的有點可惜哇哈哈 😀 這是我的大女兒小維維 (背景是我家門口) 小女兒小妍妍 (攝於加州迪士尼) 兩個小科學家在做實驗 (杭亭頓圖書館的溫室) 看起來玩水比較有趣 (杭亭頓圖書館的兒童花園) 雖然養小孩是很麻煩的事,不過看到這種畫面就知道動力在哪裡了哇哈哈

[閱讀全文]

美國生活 | Comments Off on 我家的美女群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虎瀾集: Enterprise Service Bus 的演化之路

November 15th, 2008

在某窩上有鳥友問到 ESB 這個東西,剛好最近比較閒可以來講點訐古,大家就湊和著看看吧。故事是從一家小不拉幾的銀行開始的,我們姑且就稱它為斯摩銀行好了。斯摩銀行小本經營,分行只開了 8 個,台幣系統這種大傢伙當然還是乖乖的去交 IBM 稅吧,沒人會因為用了 IBM 而被炒魷魚的。最近景氣不好,個金的貸款逾期的很多。直接包給外面的催收公司嘛,他們的趴數要的實在有點高,而且據說對企業形象不好。所以呢,摳門的老闆想要自己弄個催收的功能,每個行員每天撥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打電話,但是 IBM 催收模組好貴,那就試試看 PC-based 的催收系統好了。 催收系統是很簡單的系統,資料從台幣主機撈下來,秀在行員的螢幕上讓他們去打電話,行員記一下通話摘要,系統要自動 follow 客戶有沒有履行承諾,沒有的話要做一些必要的措施。夠簡單了吧? 不過是個簡單的資料庫加上流程處理,還有一點 UI,這很久以前就有人做,用 client-server 就可以解決了,後台跑資料庫,流程處理切開,一半在資料庫跑批次,一半在前台 VB 寫的軟體中內建流程,一塊小蛋糕沒什麼大學問的。 解法好像可行,它的成本夠低嗎? 讓我們來想一想。資料庫軟體是按 seat 來收錢的 (呃,至少我那個美好的年代是如此),八個分行加總行至少 100 個 user,這個 license 好貴啊。VB 軟體要灌在 100 台電腦上,雖然說可以拗廠商來裝機,但是裝機的時候行員一定去打茫的,隱性人事成本很高。如果軟體有 bug,全部 100 台都得 patch 過,又是個打茫的好藉口,對摳門的斯摩銀行老闆而言,這似乎不是什麼高明的主意。另外要是資料不小心給他有點多,好像現有的網路流量不夠用要再想辦法升級,這又是一筆開銷啊。 所以聰明的廠商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multi-tier 架構,名字聴起來夠威,應該是不錯的。我們架個中介軟體,把所有資料存取集中,所以資料庫 license 可以買便宜一點的。架個網站,把前台的程式做成網頁,所以行員只要知道網址,直接用瀏覽器就可以開始工作了,不必裝機,不讓他們有打茫的藉口。最後想辦法把工作流程通通集中放到 application server 上,再把 app server、web server 和 DB server 通通串好,搞定收工走路有風。 […]

[閱讀全文]

技術文章, 無責任評論, 軟體工程 | Comments Off on 虎瀾集: Enterprise Service Bus 的演化之路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PDC 2008: Day 4

November 1st, 2008

其實這是昨天的事了,連續四天早上七點起床,睌上還要整理東西到一兩點,所以昨天老年人我撐不住,補個覺先了哇哈哈 😀 第四天沒有 keynote,展示的廠商也撤了,大部份的人都被論壇吸引走了,不過今年我倒是不想聽論壇,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論壇打的高空要兩三年才會實現,而且一般而言會修正不少 :p 我跑了幾個 session,CLR 4.0 的那一場很有意思,基本上 CLR 4.0 有三大走向:和現有的程式可以更好地合作,安裝和執行的效能加強,增加許多除錯的支援。這些都是我四年前寫 C# 程式的時候遇到的大麻煩,微軟終於願意面對問題並解決它們了,這也代表它終於收到了阿宅們的怨念啊啊啊啊啊 ~~~ 咳,回題,另外還聽了關於 XAML 的一場。XAML 一般給人的印象是拿來寫 UI 用的,但其實它可做的事情很多,目前它已經將觸角延伸到 Workflow Foundation 以及 Open Document Format。小弟在前文中提到,若能整合 C# 的 compiler as service 與 Visual Studio 的 UML 功能,微軟就能弄出一個可做出 web application 的 4GL,而微軟在 PDC 中推出的 OSLO model language,以及擴展後的 XAML 語言,很明顯地這是為了微軟的戰略目標而服務:這不只是可做出 web app 的 4GL,是做出在 Windows Azure […]

[閱讀全文]

Windows,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 Comments Off on PDC 2008: Day 4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PDC 2008: Day 3

October 29th, 2008

今天跑的 session 多半屬於展示型的,可寫的東西不多,反而是看 recorded session 有心得。我看的是C# 語言的未來,講師當然是 Anders Hejlsberg。我想在這裡聊一些我覺得很重要的東西 Hejlsberg 提到程式語言的趨勢將會是 declarative、dynamic 以及 concurrent,除了 concurrent 之外,其他都是為了因應 web 應用而來的。以 C# 作為 .Net 旗艦語言的身份來講,這樣的演化是非常合理的,但這並不代表這是通則。我個人認為在學校中仍應教授 procedural 語言,但可加入 functional、declarative 與 dynamic 語言的訓練,像我們以前只學 procedural 會變得太過狹隘。 因為硬體在 single core performance 已然遇到瓶頸,所以 concurrent programming 將會是 multi-core 大潮下不得不然的趨勢。但是以目前的技術來看,無法很有效率地處理 heap object concurrency,這對 Java 或 C# 這種有 automatic memory management 的語言是不利的。因此在選用工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個陷阱,C# 在這方面的開發成本未必低於 C++。 微軟自己應該也嘗到 version […]

[閱讀全文]

C++/C#, Windows, 技術文章, 會議相關 | Comments Off on PDC 2008: Day 3 Jump to the top of this page

隨便寫寫大家隨便看看的不出名小格子

舊文索引

站內管理